孩子在小学三年级时,遇到“年、月、日”的学习,对于二月天数的变化,表示深深的不理解。为什么过四年二月要加一天?而遇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时,更是觉得古人不可理喻。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该恭喜你,因为你遇到了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他要用自己已知的知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网上搜的答案,太过于理论,三年级的小孩也不适合阅读,读了也是一头雾水。
因此,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
“年”的概念,与太阳的公转有关。“日”的度量与地球自转有关。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差了3分56秒,但为了方便,规定一天24小时。
而一年是365天6小时9分,为了方便,统一记录为365天,这时会发现,每过4年,就会多出一天,这就是闰年。与天象相符。即4年后,地球在空间中,真正实现了从起点回到了起点。
图片来自网络
那为什么又要百年不闰呢?就因为多了那9分钟!一百年25个9分钟,共225分钟,接近了一天的四分之一,所以规定为“百年不闰”,而经过四百年,又超出了,所以又叫“四百年又闰”。
三年级的小学生,理解了公转,理解了从起点回到起点所用时间,就可以理解“年”了。学生也就明白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做题也得心应手,以后学习初中物理和地理也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