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9-06 09:15:13

自小拜神,却拜的不甚明了。

后知整日口中喊着的“老天爷”,原来是道观中的“玉皇大帝”,全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在道教慈航殿中所见到的“女菩萨”并非世人口中的“观音菩萨”,而是道教元始天尊的女弟子“慈航道人”;藏地寺庙所见的尊尊“佛菩萨”却被当地人唤作“度母”,其含义为“观音泪”的21身显现;道观中拜谒时,应左手抱右手,两手结太极阴阳印,而于佛堂祈福叩拜则应双手合十,合掌恭敬......



于佛、于道皆按矩办事。禅机妙语,修行法门则更是千差万别。若不细究钻研,怎不闹的啼笑皆非?至此,不敢多言。那么细想,凡夫俗子所求,最终又能得到什么呢?


相信无论何种道义、佛法,皆循“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 ” 。有智慧者,学佛学道,怀慈悲之心于世间,更应解“知足”与“知止”之悟。


何为知足?人生在世,所求不得却能安然度日,则为知足。少得而满足,且不怨求更多,则为知止。 道德经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说:当我们知道了满足,就不会再自取其辱;知道了停止与收手,就不会将个人陷于囹圄,险境。



当鸟儿飞入茂密山林,不过求一枝庇护;偃鼠即使饮了黄河之水,所需也不过满其腹。人也是同样,其实真正的物质需求相当有限,而过分追求,不过是满足短暂的虚荣。故祸起时又多源于“不知足”。


有垂钓者久坐岸边,得到一条一尺多长的大鱼后将其放生,再得一条小鱼时又将其收回竹笼,问何故?曰:“家中锅小,容不下大鱼”。 放大鱼而收小鱼,看着是损失颇大,但因为一条大鱼,而重金添置一口大锅,却又显得不够明智。



迈入中年,当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是摇摆于稳定与过度中的平衡。以超然心来对抗世间的烦扰。切勿念昨日而望明日,不记得当下便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