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了解王阳明,或很少听说知行合一的朋友,一上来就生硬地解释知行合一的概念,一般很少有人听得进去,毕竟在网上一搜到处都是。
于是我就把知与行拆分,先去理解什么是知,什么是行,再讲到知行合一,理解起来就简单得多。
所谓的知,是指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可是一个人知道什么是知,是很难的,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不是真的知,更难。
因为你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知,有可能只是自己的碎碎念而已,或者别人认为的知,强加给你,你接受罢了。
比如吃饭不能说话这件事,你认为是对的,《论语》也说「食不语,寝不言」,在跟别人吃饭时担心说话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于是你不敢说话了。这是你的知。
可是有的人却不介意,你跟他吃饭一言不发,他还有可能生气,说你不把他放在眼里,不然为什么一句话都懒得说,于是你就说话了。这也是你的知。
这种知有什么意义呢?一点意义也没有,它不是你的知,更别说真正的知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你为什么要给那个孩子那么多压岁钱?是什么道理?
你是为了让小孩子高兴,还是让他的父母对你有好感,说不定哪天能帮上你的大忙?
再比如,你答应这个人的求婚,而不是别人,是基于什么样的知?是对方对你好?父母逼的?对方有钱?还是怕自己嫁不出去?
这都是外界强加给你的知,不是真的知。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知呢?
我认为辨别真正的知,有两种方法:
一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二是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即对照阳明心学四句教中的知善知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这里看出,良知才是真正的知,是能区别善与恶的知。这种知,才有意义。
我就用一个例子来说一说。
假设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吃红烧肉,在没有看到红烧肉之前,我们暂时没有任何善与恶的概念,只知道它是一种食物而已。
可是当一盆香喷喷的红烧肉端上桌时,我们就动了善恶的念头。
当然,这种善恶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好人还是恶人,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方便我们辨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吃不吃红烧肉,怎么就扯到善与恶呢?
假如你身体很好,红烧肉没有毒,你也很喜欢吃。——这时你吃了,就是善;不吃,或者不好意思吃,就显得矫情了,这是恶。
可是你身体不好,还有严重的脂肪肝,吃红烧肉有可能让病情恶化,不管你多么想吃,咽多少口水都不能吃。——这时,不吃,就是善;你吃了,就是恶。
在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你对号入座即可。
比如你去做一件事,你明明知道自己努力之后可以做好,却因为想偷懒或不重视,结果虽不错,但还是恶。
如果你知道自己能做好,也真的尽力去做了,结果虽然不如意,但它仍然是一种善。
我们不能以结果论,好的就是善,不好的就是恶,而是看动机,看你是否尽力去做了。
因为你主动地努力去做,结果怎么样你无法控制。可是你只是在敷衍,结果无论有多好都只是靠运气而已。
靠运气做事,看心情生活,这不是我们作为人应该提倡的活法,不是吗?
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知。
那么什么才是行呢?在《传习录》有句话:「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先有了知,才能行,行是知的延续。
还是以红烧肉为例。吃是行,不吃也是行。这个行必须在知之后,也就是区分了善恶之后的知,行才有意义,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可是一说到知行合一,不少人把它理解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是片面的。
比如你冬天窝在温暖的被窝里,不起来晨跑,你跟自己说不想起来了,行动上也是没有起来,这是言行一致吧?这样的言行一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再比如,你看情敌不顺眼,就跟对方说我找机会打你一顿,结果你真的打了,这是说到做到吧?这样的说到做到有多大意义?
我认为知行合一是一种精进,一种自我升级,每次在一件事上磨炼,做到了知行合一,自己进化了。我举个例子:
我在写一篇读书干货笔记,可是我怎么也写不下去,心里老是惦记着正在直播的足球比赛,最后还是忍不住去看球赛。
这里的知,不是读书干货笔记多么有用,也不是我觉得看球赛更有意思,这只是我经验上的知而已。
「我写不下时,看球赛能让我摆脱焦虑,于是我就去看球赛了」这个事实本身,才是真正的知。
可看完球赛后我就后悔了,不应该丢下写作而去看球赛。
于是第二次遇到一样的问题时,我吸取了教训,告诉自己不能再浪费时间,得去做点有意义的事,后来就变成了这样的:
我在写一篇读书干货笔记,可是我怎么也写不下去,心里老是惦记着正在直播的足球比赛。可是我知道忍一忍就过去了,最后没有去看球赛。
从「最后还是忍不住去看球赛」到「可是我知道忍一忍就过去了,最后没有去看球赛」,可见我的知行不仅合一,还升级了。
这一跨步非常重要。因为我从一开始的想写读书干货笔记,到抵制了诱惑,最后还是坚持最初的做法:精于一事。
看到这里,你大概了解知行合一了,也知道它是一个好方法,可是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在做的每一件事让自己升级,怎么办呢?
很简单,先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去践行知行合一。我有两个方法,供你参考:
一、养成正确思考的习惯
平时你可能跟别人说过「这个问题我思考过,我思考了一整天」之类的话,你思考的是什么呢?你思考的依据是什么?
了解了知行合一,你可以这样思考:
- 什么才是真正的知?我的知是不是对的?
- 什么才是真正的行?我这样去做对不对?
二、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知与行
平时你读书是不是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别人说好的书就想找来读?
或者看到某课程学的人多,你也要报名学习?你读书学习的依据是什么?
当你了解了知行合一,你可以这样思考:
- 我要读的书,学习的课程,是不是扩展了自己的认知边界,获得更多的知?
- 我读这本书,学那门课程,是不是让我的行正确率更高,做对的事情更多?
当你有了知行合一的意识,就会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让自己得到较为正确的改变:在读书时读书,在睡觉时睡觉,在吃饭时吃饭。
即有了知,就去行动,通过行动改变知。当你一次次否定新的自己,就越发现有新的自己想成为,不断行动不断修正,你就日益精进,从而更好地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