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廊桥搭建方案(古建廊桥拱桥的历史与施工建设)

时间:2024-09-25 08:00:28
古建廊桥

  20世纪70年代,的桥梁专家矛以升先生,组织科学家对浙南叠梁木拱桥进行实地考察与比较研究,确定大量留存于浙南山区的叠梁木拱桥就是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结构,在由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记载泰顺木拱桥4座。

  木拱廊桥历史故事

  相传,当年北宋汴京官员就经常为运河上的撞桥事故苦恼,当他们听说远在千里之外的青州,有一种木拱桥技术在一名“牢城废卒”(指关押在监牢的残疾士兵)手中诞生,立刻将这种无脚飞桥架设在汴水河上,而且迅速普及。今天我们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画卷中段,就能看到这种无柱飞桥——虹桥。


  木结构廊桥说明

  1.在平台上盖桥屋,以木料、瓦片、砖块等分量加压,将各着力点压紧实,越压反而越牢固,再在两侧加盖风雨板,在平台上盖两层厚地板,让内部木质构件避免风吹日晒。运用这种巧妙的构架,牛、马、板车可在桥面通行,历经几百年超水位洪水考验安然无恙。

  2.在桥身两旁的三角空间,用木梁作直、垂、三角支撑,利用三角力的稳定性,加强桥身横向力的作用,使其左右不摇摆,可抵抗台风。

  3.将小杆件以别(编)的方式编织(搭建)起来,实现了大跨度拱型构架,解决了木材本身长度的限制。

  4.此处以大杉木穿插作为纵梁,与横串梁木(俗称牛头)以榫卯结构架成“八”字五边形桥拱,并在桥拱上杆条,以组成拱架,靠不同力量间的挤压、协同,是为“编梁”结构。

  5.在梁柱的顶端做成几厘米长的燕尾榫,将其卡、顶于主梁上,三排梁柱首尾相接,连成了整体。